天天滚动:合肥市包河区:“三向发力”打造“三个课堂”助推党员教育往实里走

2023-04-18 10:43:04 来源:安徽先锋网包河区分站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专稿:近年来,合肥市包河区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要求、新任务,以服务基层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,通过搭建“理论课堂”“田间课堂”“实践课堂”,让党员教育有“深度”“广度”“温度”,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往实里走。

筑牢思想根基打造“理论课堂”,让党员教育有“深度”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采取专题式、点题式、现身说法等多种宣讲形式,通过广泛征求广大党员群众对宣讲主题的意见建议,利用全区87个远教终端站点,3个远教文化广场,4个学用示范基地广覆盖优势,确保党员群众“按需点菜”,宣讲团“送菜上门”。围绕“伟大出自人民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”主题,邀请以杨泽田、鲁化、“青年名师”王玲玲等首批“包河名嘴”宣讲团开展专题授课宣讲70场次,邀请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、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石慧等辖区各类行业优秀人物代表开展“现身说法”20余场,以“家乡话”这一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。充分利用包河先锋网、包河微信公众号、“学习强国”平台,开设“微宣讲”“云课堂”等专栏,开通党课宣讲线上直播通道,成立“包罗万象”融媒体工作室,推出《70年70变》《新包河人故事》《初心的力量》等视频、图文1000余条,《大圩追梦人》《暖心书记》《准备》《金棕书记讲党课》等微视频,确保“党课”随时随地开讲、实现党员随时随地学,让党员教育“声”入人心。

拓展教育阵地打造“田间课堂”,让党员教育有“广度”。以党员需求为结合点,采取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训相联结模式,开展“包河区远程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大讲堂”“10号远教课堂进站点”等活动60余次,推进党员教育多样化、“接地气”。按照“远教+党史+戏曲”思路,以红色党史故事为主,聘请党校教授学者、专业技术骨干等组成讲师团队伍,开展“乡村振兴文化走亲、红色戏曲进乡村”活动16场,让农村党员群众在听戏曲中学党史,赓续红色血脉,打造戏曲文化共建“沉浸式”课堂。推行“站点+基地”“站点+示范户”模式,定期邀请种养殖能手、农业专家、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走进基地站点、田间地头经常性开展实践学习和“传帮带”活动。持续发扬本地葡萄特色种植产业优势,在“葡萄架下”面对面、手把手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,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以致用,覆盖农村党员群众2000余人。按照有场所、有专人、有考评等“六有”标准,培育出金葡萄远教文化广场、大圩镇朗坤公司默克尔庄园远教学用示范基地等省级远教示范站点1个,省级学用示范基地1个,市级远教示范站点3个,市级学用示范基地2个。

聚焦学用转化打造“实践课堂”,让党员教育有“温度”。探索党员教育转化新路径,以学用结合为落脚点积极开展党员实践活动,使教育形式向“实践教育式”延伸,注重学用结合,使党员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党员工作和生活实际。围绕“红色领航和美小区”党建品牌宣传,发挥带动示范效应,孵化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203支,建成楼栋党(居民)小组276个,培育社区志愿骨干3780人,吸引1.4万名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服务。通过开展睦邻文化节、春色旅游节、理论微宣讲大赛等系列活动,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,让党员由“听众”转化为“宣讲员”,进一步壮大宣讲队伍。依托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动员机关支部和党员进小区、进楼栋,全区103个区直机关部门党支部与社区网格党支部开展定期共建,推进“组织进楼、服务进家、协商共治”。通过“党群家访”“民情日记”积极主动问需,认领为民服务微实事项目,目前完成群众办实事3376件,受益群众近155万人次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推荐内容